• 主题:Nlp的基本精神:12条前提假设
  • 什么是“规条”?
    规条是事情的安排方式,也就是做法。规条的存在,完全是为了取得事情中所体现的价值和实现一些信念。规条会涉及人、事、物的组织安排和活动,因此,有清晰的动词在其中。

    当一个做法无效时,我们便要在坚持信念与价值,或者坚持规条(做法)之间做出选择。本来,怎样选择是很明显的:既然规条是为了取得价值和实现信念,当规条无效时,我们应当坚持信念与价值,而改变规条。就像当一条路线不能把你带到目的地,你当然会改变路线,而坚持目的地。但是在现实情况里,人们往往不是这样:虽然做法已经明显无效,他们仍会坚持规条,因而距离信念与价值越来越远,这就造成他们的困扰、辛苦和压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规条可以有意识地谈论、思考、看见,而信念及价值观则深藏于潜意识里。人们都习惯了意识思考、逻辑分析,而潜藏在潜意识中的信念价值,则无法在意识思考中出现,而只能用感觉去做无声抗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会与潜意识沟通。对这点没有了解,一个人便容易陷入重复无效的困境里。  
    坚持无效的规条而忽略了所追求的价值和所信奉的信念,在很多人的生活里、很多企业的经营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使当事人很困扰:辛苦努力但总是徒劳无功。

    例一:一位太太用不断抱怨闹情况的方式向丈夫表达需要更多的关注,而丈夫因为工作给他的压力已经很大,回家见到太太这样便找理由外出。太太处理这种回应的做法是给丈夫更多的抱怨和闹情绪,结果丈夫下了班不想回家,在外留连不返,终于认识了一个女友,发生了感情,从而形成这段婚姻的致命伤。

    例二:很多母亲都是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而感到苦恼,她们没有注意到在最初几次给孩子指令但孩子没有听从的时候,就应改变做法,而不是坚持使用同样的方式。

    坚持无效做法的人,最常用的理由是他们的做法是“对的”。每当头脑中有这个意识时,大脑中负责以下功能的部分便会停工:分析、找寻其他可能性、找寻其他行为选择、解决问题、风险评估、未来策划。  
    坚持规条而忽略了信念价值的人,通常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强调原则和理论,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其语言中知悉,这些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教导重视一些冠冕堂皇而抽象的“道理”。试翻阅古代的书籍,每一页每一句都是“应该怎么样”的道理,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则没有说出来。这类人往往喜欢用这些无法否定的“道理”去批判别人。第二个特征是这些人有一个很深层的,关于“身份”的“我没有资格”的障碍性信念。这一点需要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带着这个信念的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拒于成功快乐的大门外:会坚持去重复一些无效果的做法。  
    信念、价值观、规条的相互关系
    信念就像一幢建筑在浅水处的房屋,由一根一根柱子支撑着。房屋是信念,而柱子就是价值。这就是说,价值是支持信念的东西。信念改变了,就如房屋的位置改变了,水里支撑的柱子一定有了改变。也可以说是:改变价值,信念便能改变。

    以下举一些例子去阐释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之间的关系。
    例1:“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这样才显出我们被群体接受,在群体中感到安全。所以,我们每天早上见面时都互道早安。”

    信念:“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信念中常有“应该”、“必须”等词语,以显出其绝对性、普遍性,但是所用的动词所体现出的动作色彩是不明显的。

    价值:“被接受”、“感到安全”
    规条:“互道早安”这个行为,目的是使人们取得“被接受”和“感到安全”的价值,并且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信念,注意所用之动词“互道”十分清晰。  
    例2:“我不会成功的,参加了只会令我辛苦而又得不到收入,我昨天已经推却了邀请。”
    信念:“我不会成功的。”涉及个人的信念语中多有“一定”、“不会”、“必然”等词语或隐含意思,以显出其绝对性。动词也是不明确的。

    价值:“令我感到辛苦”、“得不到收入”
    规条:“推却了邀请”。这个行为,保证了不会得到那些负面价值,并且实现了“我不会成功”的信念。所用的动词“推却”也是清晰明确的。

    例3:“每个有上进心的人都应该不断地增加学问,因为学问多了,别人才会尊敬他,找工作容易,升职也会快一点。所以你应该多看点书,多报读一些课程。”

    信念:“每个有上进心的人都应该不断地增加学问。”注意“应该”二字的出现,所用的动词是虚泛的。
    价值:“别人的尊敬”、“容易找工作”、“快点升职”
    规条:“多看书、多参加课程进修。”这样做是为了取得上面的价值和实现那个信念。  
    该注意的是:信念和规条往往容易混淆,因为两者都常常会有“应该”二字出现。其实,它们不难分辨。因为规条总是为了实现信念。所以,规条是在信念之下,在支持信念。而且实现信念的方法也不会只有所说的规条,必然有其他的方法,如果仅仅是坚持那规条也许不能实现信念。上面例一的“互道早安”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信念。“互相尊重”不一定用“互道早安”才能实现出来。事实上,在欠缺某些条件的情形下“互道早安”,甚至不能保证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这个信念。例三也是一样:“多看书,多参加课程进修”,是为了实现“求上进的人都不断地增加学问”的信念。这个信念也不一定只有凭看书和参加课程才能实现。同时,如不注意看的是什么书,参加是什么课程,多做这些行为,不一定就会增加学问。  
    这里对价值观与规条的意义,和它们对人生的影响,做一个总结:
    1、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统称为“信念系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意念行为的思想基础。信念系统操纵着我们人生里的每一件事,是做或不做任何事的基本决定因素。信念系统也是我们对事物做出判断的基础和依据。信念系统使我们的大脑能自动地去思考和行动。自动的意思是由潜意识完全控制,由意识去注意环境出现的信息。

    2、人是不会也不可能没有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生存的。事实上,只要一个人处于他不大熟悉的环境里,他便会忐忑不安,就是因为他缺乏应对该环境的某些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3、信念系统有一个外壳,就是态度。所以,态度其实是BVR(BelievesValuesRules)的表征。只有当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或规条有所改变时,他的态度才会改变。

    4、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加工态度,简单地说便是此人的性格。
    5、信念是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是事情的原因;价值是事情的意义,其中什么重要、可得到怎样的好处等;规条是事情怎样安排才能取得价值,实现信念。其实,价值和规条也是信念的一部分,是具有特别性质的两个信念部分。  
    6、信念系统是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处世模式,让我们无需每件事每次都重新再学习而知道怎样应付。因为信念系统的存在,我们可以运用过去的经验有效率地处理当前情况,因而使我们有更多里间去做更多的事。

    7、一个人在出生时是没有信念系统的。所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都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经由生活体验而产生的。因为永远都有新的生活体验,所以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也从不停留在静止状态,而是不断地处在改变之中。因此,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也因为没有两个人的全部生活经验会一样,因此没有两个人的信念系统是一样的。

    8、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数量极为庞大,但是绝大部分停留在潜意识里。在任何时间中,一个正常的人,只有极少数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存在于意识层次。每当某些信念、价值观或规条受到了冒犯,负面情绪出现时,受到冒犯的信念、价值观或规条便会清晰地在意识层次出现(可以说出来)。

    9、所有人的内心困扰,都是来自一些信念、价值观或规条的冲突。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是起源于两者内心的信念、价值观或规条的冲突。  
    改变信念系统的技巧
    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都受他内心的信念系统所支配。一些局限性的信念,可以使这个人每当而对某些人事物的时候,不能做到三赢,并感受不到应有的成功快乐。过去积存的选择也就是他头脑里现有的神经元网格,这些选择既然无效,每次遇到同一件事,便都只会重复那不理想的效果。欲想他有更好的表现,必须先让他建立一些更有效的信念,也就是建立新的神经元网络去提升对待同类事情的想法与做法。

    松动信念的方法
    以下的方法对所持的信念做出审视和界定,因而能够使之松动。所用的例子是一位家庭主妇应否每天都等待丈夫回家一同吃饭。

    1、改变标签。
    例:“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是不尊重他”(标签)
    “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是照顾自己”(新标签)
    2、改变标签的定义。
    例:“自己因为太饿而没有气力,从而产生抱怨情绪,他回来后你不能他好的照顾,这才是不尊重他呢!”  
    3、审视背后的动机。找出事情背后的正面动机,这往往需要找出更高的理解层次,也即是更大的意义、更广的覆盖面或范畴。可以问:“这样做会让你变得怎么样?会给你一些什么重要的东西?”这样有可能让这个主妇看到改变的好处。

    例:“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使我有气力做好家务,进而把东西收拾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等待他回来。”
    4、极度延伸。把维持旧信念的终极结果明显化。引导她自问,或者对她说:“你继续这样做,最终会有什么结果?”

    例:“继续这样做,偶然的胃痛会变成长期的胃病,身体坏了,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情绪也会越来越坏,两人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张。”

    以上的过程,最好是引导对方制造一些有视觉、听觉和感觉元素的未来景象,这会产生支持改变信念的动力。上面的例子,其实真正的突破点可能是教导这个家庭主妇如何与丈夫共同讨论晚饭时间的安排,但是这位女士必须先让内心的旧信念动摇了,才会有动力去思考和开口。  
    试想象一下,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约了我吃午饭,约好中午12点半在某家餐厅里见面。你准时赴约,但是我一直没有出现。也许在12点45分时你开始感到那份内心的平静渐渐消失。1点10分时你尝试用手提电话找我,我的手提电话没有开,我的公司说不知我在哪里,你的秘密也说我没有来电留言,1点40分时你感到十分不满了,决定叫午餐给自己充饥,一面吃一面想起在过去对我或有过各种不满意的地方。终于,在2点半付钱起行时,你决定把我的名字从你的朋友名单上划去,之后也没有找过我。这只是一个虚构的过程,你当然有很多其他的做法,带给你我之间的友谊不同的结果,但是就让我们暂时允许这个虚拟的过程成立以帮助我解释我想说的话吧。
    事实上,我有一段不平凡的遭遇。我是在下楼准备赴约时出了意外:从楼梯上摔下,折了腿骨,晕过去了,四个小时后才发现自己已被送进医院,还得了并发症,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中过了一个月。我一清醒过来,便马上从医院的病床上给你电话,只是你的秘书说你不会听我的电话。你我的友谊便由此中断,本来有一个可以有很大回报的合作计划,也因此错过了。  
    回想那天中午,当你内心的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你的脑中涌出的是一些怎样的想法?是否你是下面的一引起例子:“这个人为什么这样没有责任感?”或者“真倒霉,白白浪费了两个小时,还生了一肚子的闷气。”
    你的负面情绪的来源是你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的:与我约好了便应守时赴约。当事情没有如你所认为的出现,你的负面情绪出现了,同时假设是我的行为破坏了事情应有的规律,带给你不理想的某些结果。现在明白了我的遭遇,你此时的念头也许是:你这样的想法是无可避免的,事情的确会使人误会,因此所引起的误会和友谊中断也是无可避免的。充其量是知道真相之后,与我重新再做朋友。
    其实,“能否避免”这点操纵在你的手里。如果认为无可避免,我们便只得准备承受因此带来的后果:不愉快的心情,友谊中断,生意计划的损失。如果你不想要这些后果,希望改为“能够避免”,因而可以带给你人生更多的快乐,也许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个“应该如此”的感知模式。  
    佛经中有“因缘”二字。用种树一事去解释,树的种子就是因,而泥土、空气、水分、阳光、肥料等是缘。“主因助缘”的意思就是树的生长,需要因缘和合才能成事。反过来说,试想一想,在一个有了所有的主因助缘的环境中,那株树不生长出来才是怪事呢!因此,事情发生了便有该发生的原因;有发生的原因就是有发生的理由;有发生的理由也就是应该发生,不发生才奇怪呢!当时意外出现了,我无法赴约,也无法通知你;而你无法见到我,也无法知道我的遭遇,所有的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发生,不是这样才是怪事呢!所以,一位大师说的“应该来的已经来了,应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应该已经给了;应该拿的也已经拿了;应该放下的都会放下;应该走的也就会走。”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因我没有赴约而产生的不满,其实是在愤怒自己不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你需要有具备知晓一切的能力才会在当时明白事情的真相,而你我也当然明白:没有人有这种能力。  
    我们没有这种能力,也无法学到这种能力。但是,我们无需有这种能力也可以过开心成功的日子。我们只要提醒自己两点:

    1、事情发生了,自有它发生的理由,我未必能够知道,但我必须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
    2、抱怨事情不该发生是不让自己成长;如何配合已经发生的事情,给自己制造成功开心的机会才是重要。
    人生在世,本来就无法要求事事如愿,每天出现的大部分事情,我们只能按实际情况而处理,从中努力取得更多更好,再继续走下去。例如,如果李先生能够赴会,两人可以开开心心地共享一顿午餐,在两小时中互相帮助对方有所提升,这固然是乐事;如李先生没有出现,你或者想到写专卖店信给多年没有联系的好友,或者好好享受那篇早就想读但一直抽不出里间阅读的文章,同样可以使这两个小时有意义,也一样可以开开心心。这不是更好的人生吗?那两个小时怎样运用能给你更多的人生成功快乐,你完全可以主宰,又何必任由一个“事情应该怎样”的信念来决定呢?

    其实,这个态度,在12点半你坐下时便可以运用,人生便会更有效果。  
    “托付心态”
    “托付心态”是把自己生活中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托付给别人。
    在我成长的时代,我记得当时的青年总是千方百计地进入一些大公司或者政府机构,因为它们“安定”、“前途好”。一些人加入了这些公司或政府机构之后十分进取,也有一些人满足于那份保障,不求上进,而只是努力于“练精学懒”。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些公司或政府机构需要精简、裁员、减薪、减福利,他们便抱怨公司或政府机构不照顾他们了。

    在婚姻或恋爱关系中,我们常常听到类似“你是我的,我会给你快乐”,或者“只有你才能给我欢乐,没有你,我不知怎样生活”之类的话,以为爱一个人便有权利要求那个人照顾自己人生的成功快乐。如此地把照顾自己人生成功快乐的权力托付给这个人,而要求那个人必须奉行一些行为模式(因为这样我才感到开心,而他却偏偏不这样做,我不开心),会使这份关系很紧张。使自己产生无力感同时带给对方窒息感,这正是很多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基本起因。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人生中之成功快乐,也只可以由自己找到。如要优先别人才有成功快乐,就算有这个可能,也是危险,因为别人既没有这份能力,也不一定会永伴身旁。别人也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争取他自己的一份成功快乐。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顺便可以帮帮你,倒也无所谓,但是如果要减慢或者放弃他们对自己的照顾去迁就你,对你的态度便难以维持长久。更何况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改变中,昨天纵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今天都有可能出现分歧;没有两个人一样,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维持不变的。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会不断地强化自己本人的能力:增加自己的自我价值,培养自己的知识技能,并且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他们会以自己为生命的中心,同时抱着“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的信念,在为自己取得成功快乐的同时,也使其他人、整个世界也有所提升。当他们加入一家公司,或者认识一位新朋友时,他们也本着同一个态度。就像你跳上一部公交车,是因为你要去某个地方(人生目标)。你注意到坐在你的身旁的乘客,既然有幸同行,你便与他分享沿途的风光,也从交谈中相互有所得(成功、快乐),如果后来发现的目的地到了,他自会比你早下车,但总可以开心地分手,更可以交换通讯方式,保持日后的联系。坐公交车是自己想去某处目的地,在那里可以继续自己的路途,继续取得更多的人生快乐成功,如果你的计划有此需要,你也许会比他更早下车,同样地你会开心地说再见和约好保持联系。任何两个人相识相聚,都可以用这个概念去解说共处的意义。当相互让对方提升的能力终止,也就是该分手的时候了。该下车便下车,需要继续坐下去便继续坐,人生本来就是如此。  
    当婚姻或工作出现问题,顿然感到自己很迷惘的人,往往就是在平日抱着“你应该照顾我”的托付心态。如果一个人有自己清晰的人生方向,工作的公司或配偶就会成为使自己前进得更快,取得更多的伙伴,而不是操纵自己的人生成功快乐的主宰。

    自己人生的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本来就是在我们的手里,既没有人能比我们自己做得更好,也没有人会比我们自己更永远地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地去为此而努力。因此我们不应外求,也无法外求。  
    “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的心态是一份导致无法突破的执著情绪。“办法”不是指一个方法,而是指一个人至今已知已做之外的所有方法。

    你不难见到一些人固执于某种行为或处事模式而同时又对效果不满。这些人容易把责任推给他人或世上任何事物。有一些人比较灵活,愿意尝试改变行为或处事模式,但经过数次改变仍然没有满意的效果,他们或是回复到最初的模式,或是放弃努力,而采取了一个“认命”的态度。虽然他们口中说已经接受,内心却不能泰然。

    其实突破是有可能的,但是首先要相信这一点。然后是坚持一个灵活的态度:未达理想效果便不会妥协,进而不断地去寻下一个新的方法。

    试想象你今天回家的时候,走到街口,发现因为旧楼倒塌而封了路,什么人都不准通过,你会怎么办?你会有三个选择:(1)放弃返家的念头;(2)坐在路边等待街道重开或怨天尤人;(3)去找另一条路。如果你是一个积极的人和的确很想返家的话,你不会考虑第一和第二个选择,而会集中精神去找第二条路。如果第二条路刚巧也因火灾而封路,你会怎样?你会去找第三条路吧?如果第三条路也因水浸而封闭了呢?你会找第四、第五或第六条路,直到你返到家中为止。  
    如果“返到家中”是你人生的最大目标,你会一直尝试,什么路都尝试,包括租用直升机、挖地道……
    在你的人生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目标?在使你得到成功快乐的人生之路上,什么是最重要的目标?在你达到成功事业的路上,找到突破口是否很重要?如果它们的重要性值得你继续向此方向努力,它就值得你去不断地多找一个方法,再多一个方法,再多一个方法……无论你过去尝试过多少个方法,总有另一个方法是你未知、未懂、未学、未想过的。就在看这一句话的数秒钟里,世界上又增加了多少解决过去未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某个目标是否值得你去努力,只有你本人能够决定。但是某个方法是否值得你去尝试,却只需问三个问题,如答案都是“Yes”,请不要踌躇,马上去做吧!这三个问题是:

    1、结果对我有好处吗?
    2、我想在短期内得到这份好处吗?
    3、这些好处,能否符合“我好、你好、世界好”的要求?
    旧的做法既然无效,重复旧的做法就等于坐在路边等街道重开;抱怨环境条件不足,只不过是放弃返家念头的借口而已。任何新的方法都比旧方法有多一分的成功可能,何况多尝试便会使自己想出更多的方法。为什么你不能成为第一个找出解决方法的人?

    结论:打破这三个思想上的框框,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困境便会消除,我们更能使自己快速轻松地达到人生的目标。总结打破这三个妨碍性思想框架的办法为一句话,那便是:

    1、“应该如此”的办法:我们无法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发生了的都是应该发生的。我们不应坐在那里抱怨,而应该接受和凭现有的情况做最好的配合。

    2、“托付心态”的办法:每个人照顾自己的人生,不假手他人。
    3、“没有办法”的办法:凡事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我总有选择。  
    老大?老大!!!!!  
    回复@孤帆一点:没有被无视啊……吓我一跳……
    【意义换框法】
    “意义换框法”是NLP技巧“破框法”中最常用和最好用的技巧。它完全只凭言语和思想模式而得出效果,是NLP的改变信念技巧中最快速最容易的一个。“意义换框法”是找出一个负面经验中的正面意义。它的概念基础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只是人加诸上去。既然是人加上去的意义,则一件事情——

    *可以有其他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
    *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试想一下,当你用一块石头去锤打一颗钉子,或者赶走一只老鼠,你赋予这块石头的意义是什么?它本来有这些意义吗?再想一想,一块石头可以有多少用途?

    把上面问题引出的意念放在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甚至环境出现的一些情况上,会给乐什么启示?
    下次坐车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可以试想一想一只曲别针有多少用途。也许这样会明白一件事情的意义只是决定于我们的主观思想。

    同一件事情里面总有不止一个意义包含其中。找出最能帮助自己的意义,便可以把事情的价值改变,使事情由绊脚石变为踏脚石,自己因而有所提升。这便是意义换框法。  
    意义换框法对一些因果式的信念最为有效。例如:“因为上级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方法是把句中的“果”(工作不开心)改为它的反义词,再把句首的“因为”二字放到最后,成为“上级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然后反复地思考如何能把句子写完,要求至少有六个不同的版本,再找出其中最能够接受的。以下是一些学员的杰作:“上级挑剔……”

    *使他无从挑剔
    *使我提升得更快
    *使他改变对我的态度
    *使我变得更能干
    *使我更快升级,脱离他的管治
    *使我更有能力去另找新工作
    *我要证明他不能控制我的情绪
    *使我能清静愉快的工作
    *证明在最难相处的上级的领导下我仍然能胜任
    *证明我能超越任何压力
    *使其他老板注意我,因而创造出换工作的机会
    *使我有更优良的表现  
    因为工作不努力,所以没钱换工作努力,所以有钱,因为...想不出
    试试挑选一条你觉得最好的,然后把整句反复地念数遍。现在,你再念本来的一句:“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你内心的感觉有怎样的不同?本来的一句和后来的一句,你觉得哪句更舒服一点?
    假如我是你的一位多年好朋友,三个月前换了工作,今天你见到我时注意到我瘦了,心情很不好,你问我有什么事,我说“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很不开心”,你会很自然地接受我的话,给我安慰、鼓励,你接受我的话的信念平台是:“上级挑剔,当然不开心。”现在,你把内容转了180度,刚好是相反的:“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而你的内心感觉比上一句更好。这是因为你内心的信念已经改变了。信念存在于潜意识,感觉是最好的测试标准。
    你是否注意到上面十多条学员想出来的杰作,每一条都是一个价值的改变:创造好新的价值,或者使本来的价值增强或转移了?这证明信念必须有价值的支持,而当价值改变了,信念也就能改变。  
    你可以试着把这一句“因为今年市场的经济疲软,所以我们会失败”,用同样的过程改变其意义,看看效果怎样。

    意义换框法是NLP的换框法之中最常用而且是十分有效的改变思想技巧,它可以在两三句话中便运用出来,在辅导工作中尤其受欢迎。有一位为人很好的医生,他不能拒绝找他就诊的病人,这使他有过多的业务,休息时间不够,家人也抱怨他只醉心于工作,而忽略了他们。NLP大师问他一句话,便收到了辅导的效果:“学会了拒绝一些出诊要求如何会使你成为一名更好的医生,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二者兼得法】
    “二者兼得法”其实也属于意义换框法,只不过因为容易运用和经常有运用的机会,故把它抽出独立介绍。这也是改变信念的一个有效技巧。

    在很多情况中,表面看来是两个选择中只能得一,即是“得A便失B,得B便失A”。我们持有这个信念,感到困扰,因为想二者兼得。在生活中我们容易接受局限性信念的束缚(认准了那是“现实”),而不肯以自己的理想目标为依据去思考,找出突破。为使自己觉醒,我们可以提醒自己:“坚持二者不能兼得对我没有好处;而坚持二者可以兼得则对我有好处!”并把自己的思想带向后者。  
    【环境换框法】
    同样的一件东西或一件事情,在不同的环境里其价值会有所不同。找出更有利的环境,便能改变对这件东西或这个情况的价值,因而改变了有关的信念。例如:“瓶装白开水作为饮品,是不会有人买的。”做法是说出至少三个例外,但先要把兔子由负面词语转为正面词语:“瓶装白开水作为饮品,在什么环境里会有人买?”

    再举一个例子:“年纪大了,与年轻人竞争不过。”先修改为“年纪大的人,在什么环境里比年轻人更强?”
    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很多表面是绝对正确的说法(其实都是规条),把人们牢牢地束缚着,运用环境换框法,可以把它们打破。很多信念的确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处事很重要,但是没有一个信念在所有情况中都是绝对有效的。信念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帮助我们做到三赢和达到成功快乐人生的工具之一,但是要记得它们也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工具不应操控我们,所以我不应把信念变成我们的“神”去绝对地维护。当某些信念妨碍我们达到上述人生目标时,我们可以把它们修正、移开(暂时)、扩充(兼容)甚至改变。  
    前面说过的中国传统的规条说法,例如:
    “节俭、谦虚是美德。”
    “食不言,寝不语。”
    “子女应该孝顺父母。”
    “子女应该孝顺父母”是中国人伦理道德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你可以试举出三个情况,对这句话不适用的吗?(为了避免争执,暂且假定“孝顺”就是听从父母的话以使父母开心。)如果不列情况出现,身为子女的未必会遵从这个信念吧?比如,父母叫子女贩卖毒品;父母逼子女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父母侵犯子女。

    环境换框法在辅导上,对一些因为自己一些特质而不满意、不接受自己,内心感到自卑、认为自己不如人等的个案最为有效。例如:喜欢多说话或者不说话;觉得自己学历不够,或者相貌不出众;长得太高、太矮、太瘦或者太胖。

    一位银行家对女儿的固执个性很不满意,父女关系弄得很糟。他去请教一位NLP大师,大师问他:“当你的女儿与陌生男友出游而那男子有过分的要求时,你想不想你的女儿固执一点?”银行家顿悟。其实固执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是取决于在什么环境中运用。他以后便再也不针对女儿的固执发脾气了。(其实固执的人有一大好处,就是每当他认识到什么是更好时,他便会坚持那更好的做法,无需别人经常提醒——这也是运用了环境换框法。)  
    环境换框法和意义换框法往往可以共同使用,在同一个情况里发挥作用。  
    前排前排!  
    复习中,明天考试,伤不起啊
    回复@熊猫出在熊身上:我们下周考!!!
    第三排……
    回复孤帆一点:帆姐求唱歌~
    【价值定位法】
    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价值观,即是希望该件事给他的各项价值,需要按大小轻重做出排列。但是他的意识和潜意识,常常有不一样的排列。价值观,可以因为环境因素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或者通过自我思考而修正;而潜意识的价值观,受到内心深层的一些因素的操控(包括系统层次、身份层次和一些重大的信念),往往会与意识的排列不。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排列差异越大,这个人的内心矛盾和无力感越大。“价值定位法”能帮助一个人找出潜意识里的价值排列。

    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凭询问找出受导者对某一件事的价值观。
    以“找工作”为例,首先,用这样的文字询问每一个问题:“一份理想的工作……”因为询问的目的是找出受导者的主观价值,符合他的主观坐的,就是他认为是理想的了。

    第二步,询问四个问题:“什么最重要?”“能够带给你些什么”“凭它,你可以得到些什么?”“你最在乎的是什么?”将四个问题补充完整就是:

    “在一份理想的工作中,什么最重要?”
    “一份理想的工作能够带给你些什么?”
    “凭着一份理想的工作,你可以得到些什么?”
    “在一份理想的工作里,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这四个问题就像是一间木屋的四扇窗子,每扇窗子都能让人看到里面的东西,但不是全部,且分别从四扇窗子里看到的东西会有不同。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个问题不太清晰,回答有困难,可以改问下一个问题。也可以在这个回答后问他:“还有呢?”使受导者说出更多的价值.

    第三,如果这个人的回答是一些感觉的词,例如快乐、开心、成功感、满足感等,辅导者必须问他:“有什么情况出现,你便会有这份……(感觉的字)?”

    最后要注意的是,这个人最先说出的,并不一定就是对他最重要的价值。应该用上述的询问方式,找出四五个价值写下,让这个人看着它们,然后说出哪个最重要,并排列出次序。  
    一个人做或不做任何事,都是由他的价值观所控制。一个人很容易认识到自己意识层面对某事的价值排位,较难的是了解本人潜意识层面的价值排位。所以,找出潜意识的价值排位,他便能认识到内心的推动力,再加上对某些价值做创造、增大、转移的工作,他便可以使本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更为和谐合拍了。
    “价值定位法”能够帮助一个人了解潜意识的价值排列。知道了内心对事情的看法,他便可以理性地调节行为去满足意识和潜意识两方面的需要了。“价值定位”可以由另一个人协助之下做出,也可以凭练习训练自己做出。下面指示是由朋友帮助为一个人做辅导。
    朋友先请这个人找出4-6个对有关事情(假设是工作)的价值,把它们写下,请这个人按重要程度排列次序,选最重要的三个做“价值定位法”(假设A、B或C)。
    下列过程中,朋友必须引导这个人用感觉(很多人会说是用“直觉”)而不是更改分析去做选择。用感觉做选择的表现是:这个人两眼凝望着辅导者的两个手掌,快速地在上面扫射三两次,然后不假思索地说出选择,同时用眼神或手指点明他的选择。如果这个人用理性分析,他的眼睛会显示出内心在思考的信号,口中或者念念有词,或者表现出踌躇不决,并且会用更多的时间做决定。  
    朋友面对这个人坐,伸出双手手掌给这个人看着,告诉这个人:“想象这里有两分工作,它们其他的各项条件都同样地好,差别只有一点点,(朋友稍微提高左手手掌)这份工作的A价值很足够,但B价值却少了一点:(朋友稍微提高右手手掌)这份工作中的B价值很足够,但A人会却差了一点。凭感觉、你选择哪一份?”假设来访者凭感觉选择了A价值高的一份。
    朋友把双手放下再拾起,对这个人说:“现在又有两份工作让你选择,它们各项条件都同样地好,差别只有一点点:(朋友稍微提高左手手掌)这份工作的A价值很足够,但C价值却少了一点:(朋友稍微提高右手手掌)这份工作的C价值很足够,但A价值却差了一点。凭感觉,你选择哪一份?”现在,假设这个还是选择A,朋友需要再做一次上述的程序,让这个人在B与C之间再做一次选择来找出哪个价值是第二排位。
    三次的比较选择中,这个选中两次的就是他潜意识里认为最重要的价值,选中一次的就是次要的价值。现在,可以把这个结果与开始时这个人写下的排列次序(意识里的价值排位)做出比较,差距越大,内心的矛盾冲突越大。  
    被无视了么……我的玻璃心要碎了TAT  
    没看到哇,玻璃心赶紧碎吧,换个钛合金做的。
    回复@孤帆一点:那是眼睛……
    以下是针对测试结果的一些指示:
    1、如果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定位一致或十分接近,这个人对目前的工作是满意的,短期内不会想有改变。
    2、如比较选择的结果A、B、C各一次,那是显示这个人对本人追求的价值本身认识不够清晰,朋友可以用话语引导这个人的潜意识去做一次清晰化扫描,把每一个价值的定义做检定工作,例如“被肯定”:“被什么人肯定?上级、同事、下属、顾客,或者某一些你特别在乎的人?”“次数有多频繁?每天一次还是一周一次?”“用怎样的方式?口头或书面?单独相对时还是在其他员工面前?”
    3、在做比较选择的过程中,如其中一个价值是收入或工资,这个人往往会问“少了多少?”最佳的回答是“约10%”。在一般情况里,这个减少数字有足够的影响力,但不至于不能负担。
    潜意识不能处理两项以上的选择(那是意识和理性负责的工作),所以每次给它两项价值的比较,它会很快让我们知道内心什么才是最重要。这个简单的技巧曾经帮助很多人解决很困扰的情况。  
    【第三章自我价值】
    在我们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自我价值的建立,即做到自信、自爱、自尊,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成功与快乐。其中,自信是最可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也是拥有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之一。自卑者,在很多人、事、物面前把自己缩得小小的,拘谨、胆怯、卑微、苟且、犹疑、逃避,内心充斥着很大一份无力感;自负者,往往把自己膨胀成一个性情嚣张、目空一切、刚愎自用、霸气十足的大力神,其实威武倨傲的表象下可能掩藏着一颗虚弱的灵魂,真正反躬自省时,会发现仍是自我价值不足的表现。唯有自信的人,生命中总是充满了希望,从容淡定中自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宁静安神里洋溢身心和谐的力量。逆境中,它帮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葆有一份不屈不挠的动力;顺境中,它让我们热爱并享受人生。自信,提升着生命价值,并将造就我们的未来。然而,人群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自卑或者自负的人,我们又如何建立足够的自我价值呢?这正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身份、角色与自我价值】
    身份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最核心部分,管理的是这个人关于“我是谁”和“我的人生是怎样的”的事情。这个人做或不做些什么、有什么计划、内心在隐藏或者逃避些什么,全部都是为了满足这个人的“身份”需要。

    一个人在他的人生里只有一个“身份”,却可以有很多个“角色”。“身份”照顾的是在任何所处的环境里的整个人,而“角色”照顾的则是这个人针对某些人、事、物的他。可以说,一个人的所有“角色“加起来,便是这个人的“身份”。这个人在他的生活里,必然与很多人、事、物拉上关系。针对这些人、事、物,这个人会有很多不同的“角色”。例如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儿子的“角色”,在写书的时候是作者的“角色”,站在台上讲课时是讲师的“角色”,在酒楼吃饭时是顾客的“角色”,……所有这些“角色”合起来便是这个人的“身份”了。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里,有千千万万的角色,当我们把焦点只放在某一个情况里,例如我跟妈妈在一起,我们也会把我的“角色”当作是我的“身份”了。  
    帆姐  
    牙齿,你的益达够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