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理_如果觉得新版太玄是基于这个原理,那么可能就会影响新版的“前瞻性记忆”真是个好东西!我在蚂蚁最近那两个帖子中假设的“中断机制”终于找到了理论依据啦。我觉得这个“前瞻性记忆”不仅可以解释“暗示”“扳机”的原理。“太玄”的原理也是可以用“前瞻性记忆”来解释的。我尝试用前瞻性记忆来解释一下太玄,请情丝前辈帮忙看看是否也能说的通。
我理解太玄的流程是:“关注某感一段时间,寻找异常。若无异常,则切换感觉;若有异常,则放大异常,捏鼻验梦。”
这其中的“关注一段时间,寻找异常”是一个“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然后“若有异常,则放大异常,捏鼻验梦”、“若无异常,则切换下一感”这两条是两个“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这其中“异常感觉”就是提示物,“放大异常后,捏鼻验梦”或者“切换下一感”是靶事件。也就是说,太玄是在睡前,通过反复重复这个手段,加强了一个“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和两个“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进而通过这组前瞻记忆完成“知梦”或者“再醒时太玄境出体”。
我想用这个理论是可以解释一些练习太玄时的现象的:
1、太玄的效果之所以优于知梦扳机,其原理可能是在于太玄中训练了一个“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就是那个“等一段时间后再检验异象”的前瞻性记忆。也就是那个太玄中反复重复的“松一段后突然一紧”的感觉。这个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被反复重复训练后,更容易在梦中被“触发”。而知梦扳机,要么是基于“事物的”,梦中不一定能碰的到这个“事物”。要么是“想起来就问一下”,这个似乎也没有培养固定的触发条件,所以都很难在梦中被触发。
2、“太玄练习梦”的现象,就是那种在练习太玄后,梦中继续练习着太玄,发现异常,从而知梦的现象。太玄的这组前瞻性记忆在睡前被反复重复加强,在梦中触发了这组记忆,从而出现“太玄练习梦”。
3、“再醒时太玄境出体”的现象。由于回笼后的太玄已经对这组前瞻性记忆进行了训练,所以二醒后,这个记忆有可能在“睡点”附近就被触发,从而实现出体。
4、“太玄刺激不足没有知梦、二醒也没出体”的现象。从这个理论来看,要么就是那个“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强化不够,从而无法在梦中被触发出来,并且二醒时,也无法在“睡点”过程被触发。要么就是“检验异常”的“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训练强度不够,这可以解释为啥需要“梦手”这样较大刺激量的检测机制。如果是这种情况,可能后边就会以清晰梦居多,因为也许那个“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训练成功了,而那个记忆中包含了“关注”,所以可能会因此提升普通梦的质量。如果这个分析是对的,那么有可能可以用来帮助俺这样的菜鸟提升太玄练习的成功率。
5、“太玄刺激过量,快要入睡就被弹醒”的现象,可能是“异常检测”的记忆植入太强,开始入睡,身体出现异常后,马上就检测到,从而中断了入睡进程。
我再多推测一步:
“前瞻性记忆”应该是可以通过“反复重复”来进行训练的。反复重复后,“前瞻性记忆”的作用应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但如果长时间反复的重复训练某个“前瞻性记忆”,也许会出现“内化”成比较稳固的“条件反射”的情况。
这就可以解释,为啥太玄、暗示都是在睡前做才有效,白天去玩“全天候觉知”或者“没事问问是不是在做梦”,都意义不大,因为其效果早就衰减没了。
但如果像前辈们以一样每天规律的回笼、太玄、观睡点。那么这些“前瞻性记忆”也可以在反复重复中逐渐增强,从而最终提升“身心敏感度”,大道至简。
写完这些仍然感觉很兴奋!如果这些真的能够说通,那么我们说不定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创造出更简便成功率更高的方法。。。。
如何训练前瞻记忆?
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在白天使用来提高前瞻记忆。
你可以考虑至少10分钟以后你要做某事,比如吃一个苹果。
告诉自己在吃苹果的时候你将记得一些特别事。(比如说看时间)
试着不去考虑这件事情。
当你吃苹果的时候,记得了那件特别的事。
如果你在吃苹果的时候成功的记得了那件特别的事,说明前瞻记忆训练成功。如果没有记得,也不要灰心,多试几次,你会发现你会更容易记得那件特别的事。这样你的前瞻记忆也就得到了提升。
你也可以不去记得一些特别的事,而是记得去验梦。比如说,你告诉你自己,你会记得验梦当你吃苹果的时候。用这种方法训练前瞻意识也能更好的帮助你实现清醒梦。
至于三界说的前瞻性记忆,那个我觉得更近乎于传统WILD以及老版太玄后面的瞄屏所产生的效果。这个原理可能是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觉得新版太玄是基于这个原理,那么可能就会影响新版的效率了,等于用新瓶装了旧酒。当然,这也没什么,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新版的效果也未必就好过老版,出发点有些不一样。
铁哥出现啦!鸡冻!!!明白了,铁哥,那个瞄屏的动作可能有训练“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的效果。我再去多理解理解新版太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