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吧主在吗?有事情和你讨论,吧主不在,小吧也可以!
  • 清明梦只是脑电波停留在体内对自身的一种意识探索和反馈体验,而我提出的“脑电波游离体外”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意识探究和创造科学。  
    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推想:  
    世界是多维度的,而在我们人类眼中它仅是三维度,因为我们身体的构造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所知所解都停留在三维度上,即我们人类生活在一个三维空间里,为什么人类是三维度生物,而不是二维度或更高,因为我们能意识到点运动成线,线运动成面,面运动成体,而体在运动还是体。然而这个世界是多个不同维度空间重叠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相互没有作用,可以彼此独立存在,只是以一种我们所未见的形式独立存在着,但有微妙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脑电波。  
    简单来讲,就是一个特殊频率的脑电波接触另一个维度空间,脑电波的频率与该空间的频率一致产生共振,共振释放出能量,产生一个类似于磁场的空间,在这里时间可能是静止的,生命是不竭的,石头是会动的,在这个维度空间里任何奇异你所不理解的事物都可能发生。这个世界,我暂且把它称为四维空间。  
    人身上都有磁场,但人思考的时候,磁场会发生改变,形成一种生物电流通过磁场,而形成的东西,我就把它定位为脑电波。也就是说,只要人类思考就会产生脑电波。白天,人们会产生脑电波但由于身体同时运动会对脑电波进行干扰,只有晚上睡觉之后脑电波才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我们才能更好的体验它给我们带来的感觉。有的人睡觉还会做梦,梦也是脑电波产生作用于人体对自身反馈的一种意识体现。  
    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脑电波,它就好比指纹一样,每个人都是有区别的。我把人的脑电波这种差异性用频率的强弱来定义。大部分人做梦产生的脑电波频率都极弱,弱到无法穿透脑壳,只能在自己的大脑里运动,因而大部分人的梦境都是你自己在三维世界里所经历的事物或是在这基础之上的想象。但有极少的一部分人,他们的脑电波频率很强,能够穿透自己的身体跨越到体外活动,这时脑电波就有与四维空间相接触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是三维空间与四维空间的隔阂,一旦突破这种阻碍,意识会得到空前的提升。  
    一些大家所熟知的科学家都有过这种“脑电波游离”的经历,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伽利略等,他们很少睡觉,平均每晚只睡2、3个小时,可是他们的身体却健康如常。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思考的时候脑电波就可以跨体到四维空间,脑电波的传播方式和电波大致相同,遇到与它们频率一致的四维空间会共振产生能量,一小部分会被四维空间吸收,另一部分就会反射回大脑。  
    反射回来的这部分脑电波还带有刚才与四维空间共振所产生的能量使得他们的大脑可以不通过睡眠就得到充分的休养而不损伤脑细胞,同时作为载体将四维空间所赋予的信息传递给大脑使得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因为他们看见了本不属于三维空间里的事物,所以他们创造了新的科学事物,实际上他们只是把四维空间里的东西按照自己的理解复制到了这个三维的空间里。  
    如果没人,明天再说吧,大家晚安吧!  
    很不错的思考。我思故我在啊,每当看到这样积极的对生命和宇宙真相的探究都会令我赞叹。给楼主提个建议。一个模型的建立,必然是建筑在很多基础模型之上的。草率的引入其他模型的元素,容易形成大杂烩。比如脑电波,空间维度等等这些来自不同体系的东西。建议先从基础模型入手。比如,意识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空间又是什么概念?意识和空间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人理解不了高维度的空间,除非他自己也转变成那种空间的存在形式。科学只能假设,做出数学模型来,但是假设和概念不等同于理解和体悟。精神修炼是通过实证主义的道路让你去认识这个神秘的世界。  
    回复29楼:说得好  
    目前停留在理论层面  
    吧主,你好。首先感谢你阅读了我的帖子,我来这里发帖除了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有趣的想法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吧友们的帮助来完成。就是如果有控梦高手能够如我所说“脑电波游离体外”,我希望他们能够在梦醒后记录下来。记录的侧重点为梦醒后大脑是否疲劳?游离时意识的变化与感觉?梦醒后思维活跃度的变化?

    脑电波游离体外,每个人的感觉可能都不同,我的感觉是意识突破了一种束缚,自由扩散到整个空间,但在突破的这一秒内整个过程非常缓慢。目前我的“游离”体验很不成功,在突破的下一秒内就被弹回体内。我希望有吧友能够突破后“游离”时间较长,并详细地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