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模型”和“自我意识”
  • 我不知道什么是意识视角。这篇文章和世界观、佛家等等也没任何关系,就是技术层面的东西,用来帮助大家更有效的实现清醒梦。别想多了。
    这个例子举得真好。有精神信仰的人,的确不同。
    模型和认知体系、世界观这些不是一回事呀。可以看看大数最近的记梦,或许对你会有帮助。
    回复@兔走采云:刚做完运动,一身汗的时候不适合洗澡,对身体不好。汗落下去了才可以洗。现在我洗完了,睡觉去也!晚安!
    回复@兔走采云:我刚做完运动回来。一会儿就去睡,先消消汗
    回复@兔走采云:嗯,我现在明白你的意思了。所以要专门问一下嘛。
    回复@兔走采云:因为你说“事实上前面的一小部分我没看”,所以我猜你的意思是“不置可否”呀。正是因为这两个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才要澄清一下。
    是“不置可否”吧
    说得好!
    我不主张刻意的放松,因为想通过放松去达到入梦、出体所要求的状态是很难的,甚至会适得其反。其实,睡觉就是最好的放松。如何能以最快的速度睡着就是关键。当然,睡着可以,不能睡死,咱们还得有方法带着意识睡着,或者睡着后再在梦里清醒过来。这些就是诸如太玄这些技法要解决的问题了。  
    重心放在前部分是有意为之的...  
    你![兔斯基吐血状]  
    嗯,确实可以这样理解。但是注意一点,说“模型不代表绝对意义上的真理”,和说“模型不是真的”还有本质的区别哦!  
    原来是你编的词。Fractals本身就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模型。  
    呃。。。这当然也是一种理解。。。[兔斯基抹汗状]
    我们用来认识世界的模型,决定了我们与世界互动的形式。在清醒入梦的问题上,这个问题尤其重要。我们所选择的模型,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效率以及所能达到的结果。  
    这个不是肚肚或者枕头经常干的事情吗。。。  
    哦,你说的这个是Fractals吧  
    回复@莪系地衣:有道理!
    回复@莪系地衣:哪里轮得到水滴去关心大海的事呢?先变成大海再说吧。哈哈哈!
    回复@莪系地衣:只是一个比喻,和事实有什么关系啊
    回复@莪系地衣:你钻牛角尖了
    嗯,这其实是源自那个东西。秋秋真的好聪明。  
    自我意识,就是让你产生“自我”的感觉的意识。没有自我意识,我们就仿佛不存在一样。在深睡的时候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日常生活中,自我意识聚焦在物质世界的这个独立的物质身体上,这就形成了我们以物质的形式而存在的个体。  
    不是,是因为你的回答太好了,我一时语塞啊。。。  
    回复你不知道42:心虚吧
    回复你不知道42:蚂蚁?怎么联想到他了?
    干吗要抽啊?模型就是模型,不是真理。只要不要象一些神棍那样自欺欺人的把自己的某个模型当作真理去兜售,怎样探讨都是可以的!  
    哪里不理解?可能是我表述不清。我可以给你解释。  
    回复梦回澜魂:你愿意用梦脚也行。。。
    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仿形科学?  
    结构实在论的创始人罗素认为客观事物,特别是不可观察的客体的内部性质是不可认识的,但它的结构可以通过“模型”来认识。“模型”是认识论上的一种同构或同态关系。如果被认识的对象与用来认识对象的事物发生同构或同态关系,则后者成为前者的“模型”。

    “我们可以把这些(同构的)例子普遍化,这样就可以处理我们的知觉经验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收音机把电磁波转化为声波;人体又把声波转化为听觉。其电磁波与声波在结构上有着某种相似关系,同样,我们可以假定,声波与听觉在结构上也有着这种关系。只要一种复合结构产生另外一种复合结构,在原因和结果两方面就一定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结构,就像唱片与它放出的音乐这个实例所表明的那样。如果我们承认‘同样的原因产生同样的结果’这句格言及其推论‘不同的结果产生于不同的原因’,那么上面这种说法就显得很有道理。如果认为这个原则正确,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一个复合的感觉或一系列感觉推论出其物理原因的结构...”--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我们用什么样的“模型”来认识世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比如,基于中国古代的“阴阳”模型而产生的中医,和基于西方科学模型的西医,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东西。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为什么效果不好?因为其模型根本上都是冲突的。那么,中医的这种模型,可能在治疗某类病的时候其效果就会优于西医,而西医则又会在某些领域超过中医。虽然通过“模型”所认识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绝对意义上的“真理”,但是很显然“模型”对于我们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

    在清醒梦和出体体验这类问题的研究上,我们也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模型”。比如,“出体”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模型”的产物。什么“模型”呢?就是所谓“肉体”和“灵魂”这样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里,人们认为生命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肉体像个容器,而灵魂则像是里面的水。基于这个“模型”,我们在出体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把“水”从“容器”里面倒出去。那么既然有个容器,水要想出去,势必得有个出口对不对?于是有人就说这个出口在百会穴,这个穴那个穴的。那么出口是封闭的怎么办?于是就说你得通过聚集能量把这些出口打开...有了这么一个“模型”,我们就围绕着它搞出了这些方法。很显然,通过能量打通穴道这件事,姑且假设它是真实存在的,至少不是一件容易实现的事情对不对?也就是说,基于这个模型而产生出的方法,其先天上是有难度的,不会很容易学会和掌握的。

    在这里我必须强调,“模型”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很多人,包括科学家、宗教信徒以及精神修炼者,往往把某个“模型”当做这个世界的绝对“真理”。上面提到的灵魂观其实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相信它的人,会认为那就是生命的真相,是生命的最真实存在形式。这样一来,其实自己就被局限住了。“模型”这个东西,可大可小。我为什么前一阵写了那么一篇关于不要再继续用“梦屏”这个词的文章呢?就是因为我意识到“梦屏”其实是小蚂蚁所构建出的一个他自己的“模型”,和他的那些个什么“梦秤”、“梦体活性”同属一类。基于小蚂蚁的这些“模型”去实践清醒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家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模型”和“真理”、“事实”之间的差异。

    如果我们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模型”只是我们认识世界、参与世界的工具,而不是“真理”本身,我们就能够最大程度上摆脱它们对我们的束缚,而使它们为我们所用。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实验太玄经,发现在几组切换之后可以迅速的在完全清醒状态下入梦。这个东西在铁吧发出以后,一些铁匠们也纷纷积极参与,但是收效甚微。我认为,这和大家在对待“出体”这个问题上所使用的“模型”是有一定关系的。我把我认为比较有效的一个“模型”在这里说给大家听听。切记!这只是一个工具,并不一定代表着真实的存在形式!真实的存在形式是大家通过修炼自己去体悟、去认识的,我不能把我的认识当做真理告诉你们,否则那无异于是邪教。

    自我意识模型:
    把“自我意识”想象成照相机的聚焦镜头。你聚焦到哪里,哪里的景象就变得清晰,其他的地方则变得模糊。我们不用人为的划分物质界和意识界,也不要人为的划分个体和群体。就当它们都是混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没有不可逾越的边界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聚焦在自己的物质身体、周边的物质世界、我们自己的梦境、别的物质个体、别的意识个体等等,甚至可以用广角镜来同时涵盖更大的范围。

    从“出体”的角度来讲,不用挤牙膏似的把自己的“灵魂”从肉体里挤出去了。只需要改变你的“自我意识”的焦点!你的焦点放在哪里,你就到了哪里,你就变成了哪里。

    以上就是我使用的一个模型。大家也许道理上能明白,但是结合实践还有一个过程。我本来一直犹豫是否要在吧里贴这类的内容,但是咱们铁吧的整体水平提升的相当快,快的出乎我的意料。为了让大家不至于成无米之炊,我还是先贴出来吧!
    谨记!“模型”只是工具,不是真理!  
    一楼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