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模型”和“自我意识”
  • 一楼喂度  
    结构实在论的创始人罗素认为客观事物,特别是不可观察的客体的内部性质是不可认识的,但它的结构可以通过“模型”来认识。“模型”是认识论上的一种同构或同态关系。如果被认识的对象与用来认识对象的事物发生同构或同态关系,则后者成为前者的“模型”。

    “我们可以把这些(同构的)例子普遍化,这样就可以处理我们的知觉经验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收音机把电磁波转化为声波;人体又把声波转化为听觉。其电磁波与声波在结构上有着某种相似关系,同样,我们可以假定,声波与听觉在结构上也有着这种关系。只要一种复合结构产生另外一种复合结构,在原因和结果两方面就一定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结构,就像唱片与它放出的音乐这个实例所表明的那样。如果我们承认‘同样的原因产生同样的结果’这句格言及其推论‘不同的结果产生于不同的原因’,那么上面这种说法就显得很有道理。如果认为这个原则正确,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一个复合的感觉或一系列感觉推论出其物理原因的结构...”--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我们用什么样的“模型”来认识世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比如,基于中国古代的“阴阳”模型而产生的中医,和基于西方科学模型的西医,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东西。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为什么效果不好?因为其模型根本上都是冲突的。那么,中医的这种模型,可能在治疗某类病的时候其效果就会优于西医,而西医则又会在某些领域超过中医。虽然通过“模型”所认识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绝对意义上的“真理”,但是很显然“模型”对于我们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

    在清醒梦和出体体验这类问题的研究上,我们也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模型”。比如,“出体”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模型”的产物。什么“模型”呢?就是所谓“肉体”和“灵魂”这样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里,人们认为生命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肉体像个容器,而灵魂则像是里面的水。基于这个“模型”,我们在出体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把“水”从“容器”里面倒出去。那么既然有个容器,水要想出去,势必得有个出口对不对?于是有人就说这个出口在百会穴,这个穴那个穴的。那么出口是封闭的怎么办?于是就说你得通过聚集能量把这些出口打开...有了这么一个“模型”,我们就围绕着它搞出了这些方法。很显然,通过能量打通穴道这件事,姑且假设它是真实存在的,至少不是一件容易实现的事情对不对?也就是说,基于这个模型而产生出的方法,其先天上是有难度的,不会很容易学会和掌握的。

    在这里我必须强调,“模型”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很多人,包括科学家、宗教信徒以及精神修炼者,往往把某个“模型”当做这个世界的绝对“真理”。上面提到的灵魂观其实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相信它的人,会认为那就是生命的真相,是生命的最真实存在形式。这样一来,其实自己就被局限住了。“模型”这个东西,可大可小。我为什么前一阵写了那么一篇关于不要再继续用“梦屏”这个词的文章呢?就是因为我意识到“梦屏”其实是小蚂蚁所构建出的一个他自己的“模型”,和他的那些个什么“梦秤”、“梦体活性”同属一类。基于小蚂蚁的这些“模型”去实践清醒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家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模型”和“真理”、“事实”之间的差异。

    如果我们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模型”只是我们认识世界、参与世界的工具,而不是“真理”本身,我们就能够最大程度上摆脱它们对我们的束缚,而使它们为我们所用。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实验太玄经,发现在几组切换之后可以迅速的在完全清醒状态下入梦。这个东西在铁吧发出以后,一些铁匠们也纷纷积极参与,但是收效甚微。我认为,这和大家在对待“出体”这个问题上所使用的“模型”是有一定关系的。我把我认为比较有效的一个“模型”在这里说给大家听听。切记!这只是一个工具,并不一定代表着真实的存在形式!真实的存在形式是大家通过修炼自己去体悟、去认识的,我不能把我的认识当做真理告诉你们,否则那无异于是邪教。

    自我意识模型:
    把“自我意识”想象成照相机的聚焦镜头。你聚焦到哪里,哪里的景象就变得清晰,其他的地方则变得模糊。我们不用人为的划分物质界和意识界,也不要人为的划分个体和群体。就当它们都是混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没有不可逾越的边界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聚焦在自己的物质身体、周边的物质世界、我们自己的梦境、别的物质个体、别的意识个体等等,甚至可以用广角镜来同时涵盖更大的范围。

    从“出体”的角度来讲,不用挤牙膏似的把自己的“灵魂”从肉体里挤出去了。只需要改变你的“自我意识”的焦点!你的焦点放在哪里,你就到了哪里,你就变成了哪里。

    以上就是我使用的一个模型。大家也许道理上能明白,但是结合实践还有一个过程。我本来一直犹豫是否要在吧里贴这类的内容,但是咱们铁吧的整体水平提升的相当快,快的出乎我的意料。为了让大家不至于成无米之炊,我还是先贴出来吧!
    谨记!“模型”只是工具,不是真理!  
    仿形科学  
    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仿形科学?  
    这是一个很灵活的模型,顶  
    没有看懂,有些稀里糊涂的  
    模型补完:所谓的梦,只不过是大脑模拟六觉贡意识游玩的游乐园(微误)。而出体实质上我们还是在自己的梦里。只不过梦里的场景,从模拟变为了现实场景的投影。

    其根本原理就和网游一样的。服务器(现实),客户端(自己),账号(意识)。  
    铁哥看完就抽了这楼吧!
    同理,真正的阴神出体,其实就是现实投影到我们梦里的同时,我们的意识也被投影到现实。  
    介么长?等晚上回家再看,先签名留念~  
    唔…一边吃饭一边读,顺便把楼上也读了。  
    模型是人造的,所以有好有坏,有的接近真理,有的却是谬论。
    所以要通过试验和累积,优化出最适宜自己的模型。
    学而时习之,破而后立之。

    呵呵好像有一些同学就不太会聚焦。比如太玄切换的时候,该聚焦视觉的时候,却不小心又关心起了听觉,完全失去了焦点之所在。

    铁哥的文章总是那般意味深长,俺得好好体会体会才是。  
    前面那一段读了好几遍才理解说的是什么意思,最后一段则完全不理解,境界还不够啊!  
    哪里不理解?可能是我表述不清。我可以给你解释。  
    干吗要抽啊?模型就是模型,不是真理。只要不要象一些神棍那样自欺欺人的把自己的某个模型当作真理去兜售,怎样探讨都是可以的!  
    恩,也对。
    是我做的不好。  
    竟然无视我  
    不是,是因为你的回答太好了,我一时语塞啊。。。  
    自我意识模型:
    把“自我意识”想象成照相机的聚焦镜头。你聚焦到哪里,哪里的景象就变得清晰,其他的地方则变得模糊。我们不用人为的划分物质界和意识界,也不要人为的划分个体和群体。就当它们都是混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没有不可逾越的边界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聚焦在自己的物质身体、周边的物质世界、我们自己的梦境、别的物质个体、别的意识个体等等,甚至可以用广角镜来同时涵盖更大的范围。

    这段话我体会不到,关键点:“自我意识”如何变成“照相机的聚焦镜头”,这给我的感觉怎么好像和催眠有关呢,我想是我境界太低吧,还不能触碰到这一层次的内容。  
    把“自我意识”想象成照相机的聚焦镜头。你聚焦到哪里,哪里的景象就变得清晰,其他的地方则变得模糊。我们不用人为的划分物质界和意识界,也不要人为的划分个体和群体。就当它们都是混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没有不可逾越的边界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聚焦在自己的物质身体、周边的物质世界、我们自己的梦境、别的物质个体、别的意识个体等等,甚至可以用广角镜来同时涵盖更大的范围。

    居然觉得很好懂0.0
    可能是之前看过木屋哥转述“海岸沙”那一段的缘故。。。  
    自我意识,就是让你产生“自我”的感觉的意识。没有自我意识,我们就仿佛不存在一样。在深睡的时候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日常生活中,自我意识聚焦在物质世界的这个独立的物质身体上,这就形成了我们以物质的形式而存在的个体。  
    嗯,这其实是源自那个东西。秋秋真的好聪明。  
    留名再看  
    铁哥,我看完后觉得写得太好了,我一时鼻塞啊。。。  
    海岸沙是什么东东,好吃么?  
    好吃的说不出话来...  
    27楼答得太好了,我也语塞了……  
    常人的诞生就像海面四溅的水珠,形成无数的个体,歌颂着“自我”的觉醒;死亡就像水珠落回大海,个体消失得无影无踪,意识归于沉静;智慧就像大海,觉知遍于每一寸海岸线,遍于每一粒沙,遍于世间的一切。  
    你们实在都雅克塞了。。。。  
    哼!无视我了好多次了。我都墙上划着正字呢。。。  
    我也帮你写着正字呢  
    我帮你摸着肚子呢  
    仿形科学是指世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另外的事情来类比,这种情况涵盖所有的存在,典型的例如雪花的结构,地球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结构,人的五支和五指,树的枝干形状和它树叶的叶脉,原子结构和细胞结构和宇宙形状都是仿形性质的体现。  
    总之,就是像,什么和什么都是像的  
    @宇宙之铁  
    哦,你说的这个是Fractals吧  
    这个不是肚肚或者枕头经常干的事情吗。。。  
    。。。。。。这你都知道。。。。  
    铁哥,你终于承认了~~~~  
    明白了,就好比练剑,剑谱在手。悟剑在心,也许剑谱只能是你学会舞剑的一种方式,但是不代表你能悟出剑的奥秘所在.  
    是吧,我觉得叫分形几何太狭义了,于是就说仿形科学  
    呃。。。这当然也是一种理解。。。[兔斯基抹汗状]
    我们用来认识世界的模型,决定了我们与世界互动的形式。在清醒入梦的问题上,这个问题尤其重要。我们所选择的模型,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效率以及所能达到的结果。  
    原来是你编的词。Fractals本身就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模型。  
    “我们的思想角度、方式,影响世界在我们眼里的形态……”  
    “你必定是用你所知的来看待世界……”  
    常人的诞生就像海面四溅的水珠,形成无数的个体,歌颂着“自我”的觉醒;死亡就像水珠落回大海,个体消失得无影无踪,意识归于沉静;智慧就像大海,觉知遍于每一寸海岸线,遍于每一粒沙,遍于世间的一切。

    那不是常人呢......

    铁哥,说下自己的理解哈,这个模型本身不一定是真的,但遵循这个模型,可以摆脱很多对出体不利的心理障碍,使练习更容易些。比如说,我们把醒来后的世界当成真实的,梦是虚假的,于是我们控梦就需要练习,需要熟悉,需要把握。但如果把两者模糊化,区别只有意识聚焦的对象不同,我们可以把这两者当成一个世界,只是在这一个世界里我们需要学会“开门”才能来往于这两个地域。这样出体就变成理所当然的事,就不存在诸多顾虑了。不过模型毕竟是模型,在我们用它时,要坚信这一个观念,在练习中,逐渐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模型,然后修改更正,或许有那么一丝机会,我们能发现真理所在。  
    嗯,确实可以这样理解。但是注意一点,说“模型不代表绝对意义上的真理”,和说“模型不是真的”还有本质的区别哦!  
    额,我的原文是“这个模型本身不一定是真的”,铁哥冤枉我。  
    你![兔斯基吐血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