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黑铁内幕和黑铁语录(直播加不定期更新)
  • 把太玄当做惯性。。有点小中枪==可能以前状态好的时候只不过碰巧找到了能成功的那种心态而已。。然后暗影的帖子在哪啊
    宇宙之铁在IPAD上画的画。  
    宇宙之铁在IPAD上画的画。  
    宇宙之铁的梦中四问修订版。

    我从哪里来
    要往何处去
    醒时谁是我
    梦中我是谁

    2012-08-09 11:31  
    宇宙之铁向小牛与海讲述星光体和星体投射的差别。

    你看的是百度百科那个吧?什么“星光体是西藏佛教密宗的一种神通术,道家把这叫做“出阳神”,西方近代才开始对它有所了解,西方称为它为“星体投射”。”那不是纯粹瞎扯淡嘛,真不知道是谁写的。

    道家的阳神和密宗固然不同,星体投射也绝非藏传。星体投射最早见于公元前三千年的古埃及(好像还有可能更早)。是古埃及当时精神修炼、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传到古希腊,又通过古希腊流传下来,散布到各地(犹太教里也有大量相关内容)。以后天主教兴起,使其学说和实践收到压制,几乎灭绝,但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又以Hermetic修炼的形式复活了。包括我们熟知的达芬奇密码里面的Freemason(共济会)也有这方面的内容。*这段历史很复杂,我随便说说,可能不是太精确了。*不管怎样,有星体投射的时候,密宗的祖宗还不知道在哪个娘胎里呢!

    至于星光体那就是星体投射里的一个说法,是说人的身体有好几种,包括星光体(Astral Body),以太体(Etheric Body)啥的。

    2012-08-13 21:44  
    木屋为啥这些有重复啊   --欢迎使用秒词
    回复这是乌龟的小号:为了让你多看几遍
    回复@梦中木屋:   --欢迎使用秒词
    宇宙之铁对信号的阐述。

    我看了半天,还是觉得把简单的东西弄复杂化了。信号是特定身心状态的产物,身心状态可以通过WBTB、太玄等去培养,长期的练习则使得我们的身心更加敏感,更容易达到到状态、捕捉到信号。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

    2012-8-18 12:37  
    宇宙之铁敢怒敢言。

    装神弄鬼的不一定都是门罗吧的。在梦这个领域要故弄玄虚太容易了,反正死无对证。有本事就把具体方法拿出来,并且让别人能够照做成功嘛。问题是,我可以保证你他们拿不出方法,拿出来的也不会和别的方法有啥本质区别。说白了,无非是夸大其辞、故作神秘、谋取崇拜。

    我来贴吧以后给出的方法,无论是太玄还是意识焦点乃至超觉,全都可以被验证。这些都不是一般清明梦的东西,是你查遍互联网也找不到第二家的内容,也没见我神乎其神,满口层次境界的吧?不是照样有掉线、秒踢、被小潜骗?我也从未避讳过。那些大神们也都曾是凡人吧?怎从来不提这些?

    我说的大神,不止是说门罗吧和梦吧,而是包括了门罗、Robert Bruce等等这些所谓的权威。他们一个个就像从石头里出来的猴子,一上来就有通天彻地之能,从不失手。要我说,就是常人的虚荣心在作祟。

    至于那个什么有害、共梦、验牌,我还是那个态度,不要搞得神神秘秘的,拿出方法和可信数据来,否则就别扯淡。在这个领域混久了,大神当久了,人就会变质。

    2012-8-18 13:22  
    我记得我在哪里看见过
    回复神马尊者:本来就是铁哥以前说的话。
    回复梦中木屋:我就是记不得原帖了==
    宇宙之铁的某些观点。

    倒也不一定是致力于搞那些。但是人被别人崇拜、拥戴久了,往往就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君不见有些人,被称为”大神”之后,前后的帖子连语气、作派都判若两人了吗?我跟你说,一个人要想有出息,首先要做到的,并时常提醒自己的,就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2012-8-18 18:11  
    咳咳,想到了不好的过去
    回复神马尊者:呵呵,多看看这个帖子吧。
    太对了。
    跟着铁哥匿名姐混总能学到很多人生哲理
    一把自己当回事,就离魔不远了。”我执”是最大的心魔,铁哥是真修行人。惭愧,佩服!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标记
    宇宙之铁的一些态度。

    这个领域面前,所有的人都是无知的,所以我们也不应囿于现有的认识范畴。但是那并不等于盲目相信。在这点上,帆姐就拿捏的很好,值得我们学习。

    2012-8-18 19:12  
    顶一下,下午开始更新。  
    宇宙之铁对练习清醒梦的心态的阐述。

    刚睡下的时候不要想清醒梦方面的事情。你的任务就是轻轻松松大睡几小时给之后的练习奠定基础。心里要知道,你一旦真正掌握了太玄,你今后一生中有无数的机会去探索梦世界的奥秘,那些所谓的大师们都没法和你比的,所以不用只争朝夕。有了这个心态就不会失眠了,控梦也会变得简单。

    2012-8-21 07:33  
    的确,刚躺下就练习一般一晚上睡眠质量都不会太好。。
    宇宙之铁对几个缩写的解释。

    DEILD是利用醒来瞬间入梦的技术、FILD就是魔琴、ADA是全天候的觉知,也叫Lucid Living,大意就是清醒的生活吧。。。

    2012-8-24 19:18  
    ada那个没太看懂。。白天应该一直很清醒吧。。
    宇宙之铁对超觉的一些解释。

    试验超觉的前提是梦中觉知的大幅度提升并实实在在的看透梦境为幻象的本质,这样才能找到那只“眼睛”。这一切不仅要有坚实的控梦基础,更要有一颗纯净、没有执着的心。如果超觉是目的,我所描绘的就是技术窍门,而这颗纯净、没有执着的心就是基础。其实,这个“基础”才是最重要的。打下这个基础的过程,是一个破除各种观念的束缚、提高心性的过程。

    不具备这样的心性基础,即使有捷径,照样不能一步登天的。即使登了也不会持久,就像阿波罗那个偷偷驾驭太阳车的凡人儿子。最近我在这方面之所以讲的多了些,是因为大家不仅在技术上进步很快,在观念上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破除了很多的束缚。更重要的是,在铁吧这个很纯净有爱的氛围里,大家的心性还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我发现这阵对超觉好奇的人多了起来,既有咱们自己跑出去宣传的,更有跑来这儿来问的。这不好。我是不想让心术不正的人学到这个东西的。尽管他们也学不会,但是他们会去曲解、去变异,直至害人害己。写这个贴子,就是呼吁大家不要再在铁吧之外的环境里随便的讨论这个话题了。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游戏梦境的同时,进一步的破除观念的束缚、提高心性!Enjoy!

    2012-08-26 10:07  
    宇宙之铁对入梦状态的阐述。

    人在接近睡着的时候就会出现杂念纷飞的状态。这个时候如果保持一定的警觉就能抓住“临睡点”。吧里这方面最厉害的是破屋。太玄本身也具备催眠的功效,善于利用就可以把我们推向这样的状态。关键是不要刻意去追求切换时的感觉,也不要刻意收束思绪。你的杂念就像温柔的波浪,让它载着你逐渐离开现实的岸边。。。

    2012-8-27 11:02  
    咋是破屋呢我在练
    回复基男_STYLE:客官有所不知,“破”代表“破而后立、突破观念束缚”的意思,在铁吧是非常牛叉的形容词~~~所以,能在名字前加上一个“破”字,可不是一般的荣誉哦~~你看像什么破屋啊、破秋啊。。。这些都是大神级的人物啊~~~吼吼~~
    回复一念三界:…………………………………………我那个破可不是铁哥给的,是破筒给的@jhunt
    回复@一念三界:噗   --欢迎使用秒词
    宇宙之铁对意识焦点的进一步描述。

    想转换成梦体,就要进一步聚焦呀。就像照相机一样,近景是现实,远景是梦境,你现在焦点正好在两者之间,所以要往远处去聚焦。关注什么,就是聚焦的过程。如果你关注的是自己(哎呀,梦体去哪儿了),那么你其实关注的是肉身,就会掉回来。

    为什么观想可以用来入梦呢?因为当你观想出一些东西以后,再去关注它,你就聚焦过去了。很多人观想之后进不去,因为他的注意力老是在自己的身体上。其实,超觉本身也是一种聚焦。当觉知达到一定程度,你就会观察到之前观察不到的东西。进一步的关注,就会聚焦到那里了,你的存在形式也就随之发生改变了

    2012-8-27 19:47  
    我最近对意识的存在形式有个很大胆的猜想。。包括一些超觉太的。。过一段找个地方发出来。。
    确实如此啊,也可以压制显意识实现
    聚焦!我觉得超觉就是要把高速转动的”电扇屏”聚焦成扇叶的过程。把旋火轮停下的过程。
    版面整理中,打扰了。版面整理中,打扰了。版面整理中,打扰了。  
    宇宙之铁关于太玄的回复。
    其实在脑海里观想并不是最理想的做法,而且观想,也是一种很主动的行为,把目标放在“结果”上,与太玄的“玄”的心法不符。太玄三步的重点,其实不在于看、听、触这三个动作,而在于“关注”。你去“关注视觉”、“关注听觉”,动作只有一个,就是“关注”。我们不去关注结果,而去关注用以实现结果的途径。  
    宇宙之铁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我立志要成为电脑程序员(那时还比较稀罕),看了无数的书和杂志,理论一套一套,甚至还在华尔街给人家做培训,但就是一行像样的代码也写不出来。到了后来我都绝望了。直到我遇到一位朋友。他不断跟我说,你一定可以成为这世界上最好的程序员。我感到很难置信。他说你看,我大学学的是生物,和编程不沾边。搞编程,纯粹因为我觉得我用的那些软件都不够好。(这哥们儿是大师级的程序员和发明家,那时就自己搞出触控用的平板来操控自己的电脑,那会儿好多人连鼠标怎么用都还不知道呢)。其实这也不算啥,他接着说,你去过我那个房子吧,那是我花了五年时间从头到尾自己一个人盖起来的。连地基都是我自己打的。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特别难以掌握的事情和技能,他说,只要你相信你可以,并且真的去做,哪怕只是从很小很小的一个环节做起,你一定可以掌握它。我听了他的话,豁然开朗,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做出了我人生的第一个像样的程序来!从此以后,不仅是编程,其他任何事情都难不倒我了。
    讲这个小故事,因为楼主在国外,所描述的情景也令我想起彼时的自己,所以多说了几句。不要灰心,这个并不难的。当然,在清明梦的领域,存在着很多很多概念上的误区,网上的材料,也是良莠不齐。欢迎你来铁吧看看我们的精品区的文章,也许会给你一些新的灵感。
    2013-01-2702:00  
    回复宇宙之铁:哈哈,在呀,刚在看梦吧,看到了你这段话。目前黑铁语录的整理仅限于铁哥,看来我还是要经常性地去梦吧淘一淘才行
    回复梦中木屋:仅限于铁吧。。
    回复梦中木屋:是。。。我在梦吧也没少说废话。。。
    回复宇宙之铁:上下微博呀,给你留言啦。铁哥看一下~~~
    宇宙之铁对于清醒入梦诀窍的阐述。
    清醒入梦的诀窍,无非在于抓住状态的能力,以及培养状态的方法。太玄的独特之处在于后者,这也是它不同于传统方法的主要一点。你的这个技术,其实就属于前者,所以对于状态是有依赖性的,但是这也很正常。木屋那个方法,介乎于两者之间,所以我主张把它作为太玄之后的选项来用。
    2013-2-509:53  
    宇宙之铁对青烟姑娘的指点。

    要是按照传统星体投射的说法,你这个就是最典型的出体到以太层了(Etheric plane),所有的状态都是一致的。按照科学的说法,就是睡眠麻痹之后的出体体验,但是由于不处在稳定的快速动眼期,导致梦境不稳定,质量不高。按照黑铁的某种理论的某种说法,就是意识焦点还不稳定,模糊着。

    William Buhlman(The Secret of the Soul以及很多本颇有影响力的著作的作者)建议在这种情况下,要坚定的提出要求:"Awareness now!"(提升觉知,马上!)。然后尽快离开身体:"Door now!"(开门!)那么基于意识焦点的模型,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聚焦。怎么聚焦?关注什么就往什么上面去聚。如果你看到模糊的物体,那就对它保持持续的关注。你会被拉近,甚至整个融入进去。等你融入进去之后,就是另一片天地了。

    至于梦中四问,在这里起到的作用不大,甚至会有负面效果。只有在梦境很稳定的情况下提出四问,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如果感到掉线,不要慌张,马上提示自己身体要保证纹丝不动,不要睁眼。这样即使醒来了,用不了一会儿就又会进入麻痹状态,出体信号会随之而来,自然就续上了。

    2012-08-29 05:37  
    宇宙之铁的一段话。

    谢谢你的夸奖。我的修为肯定是没有多高的,不过是在某些方面早走了几步而已,大家共勉吧。清明梦这一神秘现象,涉及到人的心理、意识、存在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有丰富的内涵。通过对它的探索,人们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以及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甚至走上通往生命和宇宙真相的道路。接触到它就是一种缘分,而走进它则是一个人精神、灵性之旅的开始。

    越美好的东西,对其欣赏者的要求就越高。带着常人固有的观念和局限去认识清明梦这样的事物,永远只能收获皮毛,休想触及其核心价值。唯有破除一切观念,才能拥有真正自由的心灵;唯有拥有真正自由的心灵,才能找到洞见真相的眼睛。

    2012-08-31 10:02  
    宇宙之铁用IPAD画的画。

    2012-08-08 12:13  
    宇宙之铁一语点出清醒梦练习的关键。

    状态到了的时候,什么都挡不住。所以关键是如何营造状态。

    2012-9-4 23:05  
    宇宙之铁跟度度的一段对话。

    黑铁——类似意念比方法重要这样的思路,确实不值得提倡。我们中国人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这类的说法,这和我们的文化背景有关。

    度度——铁哥,我可以说感觉比方法重要么?
    黑铁——有什么不可以?我也没要求每个人都和我思想统一。但是我认为,“感觉”必须是建立在正确有效的“方法”上的。脱离了方法,所谓的感觉只是空中楼阁。其实我们学习任何技能,都必然要从正确的方法开始。清醒梦作为一种技能,并不例外。因为它是意识层面的东西,就以为可以脱离了方法,全凭感觉,我认为那就是一个误区。为什么有了太玄之后,清醒梦的门槛明显降低了?就是因为方法得当!为什么同样是练习太玄,有的人很容易就成功,有的人则止步不前?就是因为不懂得总结方法,一味胡来。

    度度——嗯,理解,感觉是通过正确方法慢慢培养出来的,在正确的练习过程中感觉会越来越细,最后才是达到大道致简,这个时候就像铁哥一样,用什么方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感知到那份感觉出现的点就能成功。

    黑铁——是啊。总有一个从机械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但是即使这样,感觉也不能取代方法。没有了数学公式,爱因斯坦能搞出相对论吗?失去了绘画工具和绘画技巧的达芬奇,还能创造出蒙娜丽莎吗?匠人和大师之间的差异,可能确实就是那么点感觉。但是没有正确的方法,也休想成就大师。

    度度——嗯,铁哥这样一说我感觉脑中的云团又散开了一些,最近虽然一直在太玄,但是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体察那种感觉上面,想当然想走捷径果然容易事得其反。

    黑铁——嗯,比如李小龙,他是一个哲学家,写了大量的富含哲理的文字,这应该算是“感觉”类的吧。但同时他又开创了用严谨的科学手段进行武术训练的先河!你看,科学的发展,永远是一代胜似一代的。而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2012-9-8 11:06